犬貓消化系統
犬貓消化系統的比較
| 物種 | 狗 | 貓 |
|---|---|---|
| 食性 | 能消化動物性與植物性食物 | 主要依賴動物性蛋白質(例如肉類) |
| 牙齒構造 | 兼具犬齒與臼齒,適合咀嚼和研磨 | 尖銳的犬齒,適合撕裂肉類,通常直接吞食肉類 |
| 腸道長度 | 約為體長的 5-6 倍,能消化纖維與碳水化合物 | 約為體長的 3-4 倍,適合快速消化蛋白質與脂肪 |
| 澱粉酶(Amylase) | 唾液與胰臟皆能分泌澱粉酶,可消化澱粉 | 唾液中無澱粉酶,胰臟產生的澱粉酶量低 |
| 必需營養素 | 可從植物與動物性食物獲取營養 | 需要特定的動物性營養,如牛磺酸(Taurine)與維生素 A |
| 維生素合成能力 | 可將 β-胡蘿蔔素轉化為維生素 A | 無法轉化β-胡蘿蔔素,需直接攝取維生素 A |
| 腸道菌叢 | 多樣性較高,能適應不同食物 | 適應高蛋白質與低碳水化合物的菌群 |
犬貓消化系統主要的差異
- 犬隻屬於雜食性動物(omnivores),具備適應多樣飲食的牙齒結構。門齒與犬齒可用於撕裂肉類,臼齒則能有效研磨植物性食物,包含纖維與澱粉類。犬的唾液中含有澱粉酶(amylase),可於口腔中初步水解碳水化合物。
- 貓為肉食性動物(obligate carnivores),牙齒以犬齒為主,專為撕裂與切斷肉類所設計,缺乏發達的臼齒,導致食物多直接吞嚥,缺乏有效的口腔咀嚼機能;演化上完全依賴動物性營養來源,特別是牛磺酸、維生素 A、花生四烯酸等;缺乏牛磺酸會導致視網膜退化與心肌病變(DCM);此外,貓亦無法轉化β-胡蘿蔔素,因此需直接攝取動物性來源的維生素A(如肝臟、魚肝油),以維持視覺、皮膚與免疫系統功能;在正常飲食情況下,貓咪通常會在進食後 15 至 24 小時內排便。若已超過 24 至 48 小時仍未排便,可能代表消化功能異常或有其他健康問題,建議儘早諮詢獸醫,以便進行適當評估與處置。
犬貓常見腸胃道疾病與症狀解析 | 了解原因與照護重點
腸胃道疾病是犬貓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,從突發性嘔吐、腹瀉到慢性體重減輕,都可能與腸胃功能異常有關。以下將說明幾種常見疾病、其典型症狀與潛在原因,幫助飼主能及早發現並與獸醫師合作進行正確治療。
-
急性腸胃炎
症狀表現
狗或貓突然出現嘔吐、腹瀉、食慾不振等情況,通常來得又快又急。
可能原因
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飲食不當(吃到變質食物、異物、過油或人類食物)、細菌或病毒感染、寄生蟲感染,以及誤食毒物或化學物質。若未即時治療,容易導致脫水與電解質失衡,需盡快就醫。
-
炎症性腸病(IBD)
症狀表現
出現慢性嘔吐、長期腹瀉、體重逐漸下降等症狀,常被誤以為是普通腸胃不適。
可能原因
這是一種由腸道免疫反應異常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,與遺傳、飲食過敏、腸道菌叢失衡或環境壓力相關。屬於慢性病,需長期由獸醫監控飲食與藥物治療。
-
胃腸道寄生蟲感染
症狀表現
常見症狀包含腹瀉、嘔吐、營養不良、貧血,甚至可在糞便中看見寄生蟲。
可能原因
犬貓可能感染蛔蟲、鉤蟲、鞭蟲、球蟲等寄生蟲,通常因接觸受污染的糞便或土壤而感染。定期驅蟲與環境清潔是預防的關鍵。
-
胃扭轉-擴張綜合症(GDV)
症狀表現
犬隻突然腹部膨脹、極度疼痛、嘔吐未遂(乾嘔)、呼吸困難。這是緊急危及生命的狀況。
可能原因
多發於大型、深胸犬種(如大丹犬、黃金獵犬),通常因大量進食後立即劇烈運動或吞入過多空氣所導致。需要立即手術處理。
-
胰臟炎(犬隻常見問題)
症狀表現
包括頻繁嘔吐、腹痛(拱背姿勢)、食慾不振、發燒等。
可能原因
常與高脂飲食、肥胖、某些藥物或代謝異常有關。胰臟炎若未控制,可能引發全身性炎症或多重器官損傷。
-
腸道阻塞
症狀表現
出現嘔吐、腹部疼痛、便秘或間歇性腹瀉。
可能原因
多由吞食異物(玩具、布料、骨頭)、腫瘤或腸套疊所致。這是需要外科處理的急症,拖延恐造成腸壞死。
-
消化道潰瘍
症狀表現
狗或貓可能嘔吐(甚至帶血)、食慾下降、體重明顯減輕。
可能原因
多為長期使用非類固醇抗炎藥(NSAIDs)或腫瘤引起的胃壁損傷。
飼主應避免隨意給予寵物任何藥物。若懷疑有潰瘍情況,務必立即諮詢獸醫師,以進行專業診斷(例如胃鏡檢查)及制定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。
犬貓腸胃保健建議
- 保持穩定飲食習慣:避免突變飼料或餵食人類食物。
- 定期驅蟲與健康檢查:預防寄生蟲及慢性腸道問題。
- 監控體重與糞便變化:早期察覺異常。
- 如出現持續嘔吐或腹瀉,應盡快就醫,避免脫水與惡化。
預防方法:
- 定期為寵物進行健康檢查:早期發現潛在健康問題,特別是針對6歲以上的貓咪和7歲以上的犬隻,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檢查 。
- 提供均衡且適當的飲食:貓咪請勿提供全素食飲食,避免高脂或不適當的食物,減少胰臟炎等疾病的風險;東西收好,以免寵物誤食;請勿讓寵物食用人類的食物。
- 定期驅蟲:預防寄生蟲感染,特別是對於有外出習慣的寵物。
- 監測寵物的行為和食慾:如發現異常,及時就醫。
參考文獻:
- Baker, D. H., & Czarnecki-Maulden, G. L. (1991). Comparative nutrition of cats and dogs.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, 11(1), 239-263.
- Baker, D. H., & Czarnecki-Maulden, G. L. (1991). Comparative nutrition of cats and dogs. Annual Review of Nutrition, 11, 239–263. https://doi.org/10.1146/annurev.nu.11.070191.001323
- Greco, D. S. (2009). Nutritional management of the most common digestive diseases in dogs and cats. World Small Animal Veterinary Association World Congress Proceedings. Retrieved from https://www.vin.com/proceedings/Proceedings.plx?CID=WSAVA2009&O=Generic&PID=53617
- He, W., Connolly, E. D., & Wu, G. (2024).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estive tract of dogs and cats. In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of Dogs and Cats (pp. 15-38). Cham: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.
- Marks, S. L. (2016). Diagno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intestinal dysbiosis in dogs and cats. The Veterinary Journal, 215, 45–51. 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tvjl.2016.05.009
- Schweigert, F. J., Raila, J., Wichert, B., & Kienzle, E. (2002). Cats absorb β-carotene, but it is not converted to vitamin A.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, 132(6), 1610S-1612S.
- Schweigert, F. J., Raila, J., Wichert, B., & Kienzle, E. (2002). Cats absorb β-carotene, but it is not converted to vitamin A.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, 132(6), 1610S–1612S. https://doi.org/10.1093/jn/132.6.1610S
- Suchodolski, J. S. (2016). Importance of gut microbiota for the health and disease of dogs and cats. Animal Frontiers, 6(3), 37–42. https://doi.org/10.2527/af.2016-0039
- Zoran, D. L. (2002). The carnivore connection to nutrition in cats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, 221(11), 1559-1567.
- Zoran, D. L. (2002). The carnivore connection to nutrition in cats.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Veterinary Medical Association, 221(11), 1559–1567. https://doi.org/10.2460/javma.2002.221.1559
撰稿人:國立嘉義大學 徐珮娟博士
校稿人: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院教授 賴治民
發行人:育晉興業股份有限公司